2007年6月30日星期六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2007-06-27 越界 蕭曉華

看過以下的報導,發現多句,跟我的文章(香港視覺藝術歷史的織路)無不一樣,什麼知識產權? 什麼道德操手? X+y
---------
Total number of document(s) : 1

~~~~~~~~~~~~~~~~~~~~~~~~~~ #1 ~~~~~~~~~~~~~~~~~~~~~~~~~~~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2007-06-27 越界 C05 蕭曉華

藝術 興慶
~~~~~~~~~~~~~~~~~~~~~~~~~~~~~~~~~~~~~~~~~~~~~~~~~~~~~~~~~~


  這陣子,隨時可與一大堆回歸展覽擦肩而過。

  看新聞報道,可知來自故宮博物院的超級國寶《清明上河圖》,已運抵本港;周末 shopping 路過尖沙咀海港城,那裏正舉行《中國香港 —— 我們的十年》攝影展……

  走進藝術館,回歸的氣氛更加濃烈、貼身:煲呔的肖像被繪畫挪用、基本法的某一頁被焚燒、屬於 2047 年的「明天日報」提早刊登,內容似乎報憂多於報喜……

  再回看 10 年光景,視覺藝術家如何關注這段歷史?

10 年前……

  隨九七政治大氣候的推波助瀾,社會政治性的藝術創作亦成焦點,你應不會忘記,在 1996 年 9 月16日,一個叫潘星磊的行為藝術家,曾用鐵槌將維多利亞公園女皇像的鼻子打歪,並在銅像及自己身上潑滿紅油,其後被控以刑毀而坐牢 28 天,事後他表示這一切是有控制及有計劃的藝術行動。

  還有青年藝術家協會的王純杰、甘志強等,他們於 1995 年已舉行「前九七藝術方案展」、「文化方言」、「陽具藝術展」和以鳥籠隱喻空間與自由的「過渡」等作品和演出,當時被喻為前,充滿社會、政治諷喻味道。

  「面對快將來臨的強勢文化,香港人心怯弱,於是,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有逼切的社會和文化需要。那時,我每年最少策劃兩個凸顯本土文化的『香港文化系列展』。」策展人何慶基說。

  藝術創作對本土歷史和文化身份的集體思索,大抵初見於 91 年在香港藝術中心進行的香港文化系列,如何慶基首辦了《李鐵夫作品展》(李鐵夫是第一代留學歸來的香港藝術家),後續辦了多個具香港流行文化色彩的展覽,如《香港六十年代 —— 文化身份的設計》。九七來臨,他又舉辦了一個假借虛構神話來建構歷史的《九七三世書:歷史、社群、個人》。

  「這個展覽根據一個本地傳說中的半人半魚動物『盧亭』,塑造了一個頗完整又虛假香港遠古史。其概念頗複雜,除了討論文化身份外,亦質疑歷史的真實性和演繹權。例如藝術家負責製造假的古物,而展覽廂也是用深啡色的木箱,以模仿傳統歷史博物館的模式,營造似真若假的歷史荒謬感。」何慶基續說。

  及至 90 年代後期,「本土文化意識太強而變成心胸狹隘」,他搞了一個較特別的香港文化系列展覽,展出菲律賓人、印度人等非華裔香港人的作品,以提醒香港文化的多元、國際化和包容的特色。

流行文化

  「九七之後,香港除了失去國際注視的目光,外地邀展隨之減少。藝發局主動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旨在國際版圖上點出香港這個名字。」身兼中大藝術系教授的藝術家陳育強說。金融風暴、沙士、七一百萬人遊行等,通通被視為後 97 的衝擊,又因內地的藝術在國際舞台打得火熱,香港藝圈被指「跟不上時代」,在複雜的處境中,藝術家自身如何面對、回應?

  「香港藝術創作一直被指傾向個人化。但藝術有時候不一定要呼應社會的需要,也不是要滿足觀眾的文化訴求,而是挑戰一些思維。當然,最後希望引發的是公眾對文化、社會現象的反思。」陳育強不諱言,相對早期重心靈「逃逸」的水墨藝術,接軌的新一批 80、70 年代出生的藝術家,作品的社會意識愈來愈強烈。

  在 1a 空間的《10 年回歸前後話》展覽中,他藉與學生謝炎安的對談,了解流行文化、科技網絡的發展對新生代的影響。

  「謝沒有典型藝術家的『詩人』形象,他的靈感來自香港的市井文化,土炮馬檻、K 壓、各國四仔、進口的盜版丸尾末廣、駕龍真太郎漫畫,內容標誌一代人的成長印記,手法亦富批判意味。而藝術層面上,他不斷探討傳統繪畫媒介在多媒體數碼年代的生存空間。」陳育強說。

  對比謝炎安作品中粗糙的筆觸和艷麗的色彩所交織出的暴力感, 又一山人的「紅白藍」系列,雖然在視藝圈內備受爭議,但它仍屬被流行文化大量挪用之後,能打入殿堂的「香港精神」標記,連最近上演的電影《老港正傳》,其海報宣傳亦用上紅白藍元素。

  「回歸後,香港都在不溝通、不傾不講、沒共識的氣氛下生活。這令我覺得不是味道,而在『香港一定能好一些』的大前提下,我便嘗試以『紅白藍』去推銷正面精神,亦讓大眾知道,草根文化一樣能打入主流設計。」又一山人說。

  在 1a 空間的展覽中,他製作了一份 2047 年的《明天日報》,寓意港人要積極地向前看。

社會行動

  藝術家要經過實踐過程,才能體現個人對社會議題的反思。「當然,有些表面上政治化的展覽,實質只與政治擦肩而過,未必有深入的內容。」梁寶山說。

  近年,她以「artivist」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從七一遊行和世貿事件中,發現社會運動並不止一種形式,因應社會問題的迫切性,藝術可以是一種工具,讓鼓樂敲起,人們隨歌起舞,抗爭可以是嘉年華。每人的角色、專長可『物』盡其用,正如做慣 presentation 的大學生,點解唔落區幫受重建影響的街坊表達訴求?」梁寶山說。

  10 年前回歸當日,她曾與一眾藝術家到雕塑家文樓鑄造的回歸寶鼎前攜香跪拜,以圖凸顯寶鼎潛藏的政治和文化意識;今年,她則在 C&G 藝廊的《基本回歸》藝術展覽中,焚燒了一頁《基本法》(底面兩版),重新引發大眾對《基本法》在過去 10 年的態度,如反二十三條立法、人大釋法等。

  「『文化』與『社會行動』本不可分割,80 年代韓國與菲律賓發動的社會運動,因針對美國的荷里活文化侵略,運動多強調傳統文化、尋根與本土性。」70 年代開始推行社區文化發展的莫昭如亦說。

  「回應回歸,不是一個展覽的事。我在回歸後,每天都在回應其衍生的社會問題。」同樣經常參與社運的曾德平說。

  每年六四,他會背一個插白花、以紙製的白色坦克形背包花瓶,走到街上及前往尖沙咀的公共藝術品《翱翔的法國人》旁獻花。再追溯到約 11 年前,他與其他藝術家成立 Para / Site 時,已考慮「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相對綜援與失業人士,點解藝術家可以比較合理地攤大手板問政府錢,然後去享受創作自由?」故此,他堅持藝術要走入社區,如與殘障小朋友做展覽。

  在天星事件中,他率先與一班後生仔在碼頭做公共藝術,以引發社會關注。「我少做 gallery 展覽,畢竟最後作品也是消費品。反而認為,一塊為遊行示威而寫的橫額,亦可以是藝術品。」曾德平說。

----------------------------------

十年藝術兩茫茫

  究竟香港有幾多藝術作品與回歸有關?原來,在過往的香港藝術史料中,並沒有相關的系統整理、研究和分析。藝術家魂游舉例,《香港藝術家》(2000)第二輯雖回顧 1996 至 2000 年的藝術大事,但實屬國畫與水彩畫的天下;也不要誤解朱琦在《香港美術史》(2005)對 97 藝術的描述,因為文章也僅得 8 行字。

  她遂以編寫回歸時期(1996 至 1998)的香港藝術活動表作起點,為亞洲藝術文獻庫進行資料蒐集,「97 前後共有約 580 個展覽,其中以梁志和、蘇慶強和李志芳的數量最多;而當中,則有 24 個直接回應回歸。」

  隨近年商場展覽興起,以及畫廊與藝術空間的增長,05至 06 兩年間的展覽已有 660 多個。「相對10年前,今天的藝術家年紀差異較大,使用的媒介除了陶瓷、繪畫、攝影等,還有行為表演。」魂游說。

  她邀請了12位回歸時期活躍的藝術家(以參與展覽次數計算)參與1a空間的《Talkover/Handover 10 年回歸前後話》展覽,再由他們各自邀請一位現藝術家進行對話,表達10年前後對個人、社會、政治、藝術等的反思。

  「不少人說,回歸期間的本地藝術家總對社會及政治議題特別關注,相對地,新一代則較重個人情感的表達。只是,與其將藝術家劃分在個人或社會政治的二元上,我們寧可讓每人透過展覽,有力地展現獨特的體驗。從他們的作品裏,都反映出他們對當下處境和當代藝術的真誠反思。」1a空間策展人何翠芬說。

﹏﹏﹏﹏﹏﹏﹏﹏﹏﹏﹏﹏﹏﹏﹏﹏﹏﹏

6、7月「慶回歸」的當代藝術展

 《Talkover/Handover 10 年回歸前後話》(1a 空間)

 《眾裏˙眾言》(Para/Site 藝術空間)

 《後九七視藝》(藝術公社)

 《基本回歸》(C&G 藝廊)

 《地軸轉移》(上海當代藝術館)

 《The Pivotal Decade:Hong Kong Art 1997-2007》(英國曼徹斯特 Chinese Arts Centre)

DOCUMENT ID: 200706270300040
~~~~~~~~~~~~~~~~~~~~~~~~~~~~~~~~~~~~~~~~~~~~~~~~~~~~~~~~~~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is owned by <>. Any reproduction, adaptation, distribution or dissemination of this article without express authorization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document is sourced from Wisers' electronic services.
~~~~~~~~~~~~~~~~~~~~~~~~~~~~~~~~~~~~~~~~~~~~~~~~~~~~~~~~~~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Enquiry: (852) 2948 3888 Email: sales@wisers.com Web site: http://www.wisers.com Copyright (c)2007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

A Curators’ Note

以下策展人語的草稿,請賜教...
This is a draft of the curator's note... to be polished...
-------------------------------------------------------


策展人語

「10年回歸前後話」源於我們有感香港藝術史料缺乏有系統的整理,於是希望透過是次硏究及展覽計劃,為香港當代藝術造就一些批判性論述。相對於熱烈慶祝回歸十週年的活動清單,「10年回歸前後話」並沒想過大堆頭的歌舞昇平,只是希望藉著十年過後的機遇,透過一個創作及研究的平台,重新檢視九七後的香港藝術文化。

是次研究計劃以編寫回歸時期(1996-1998)香港藝術活動表作起點,並據相關的統計資料邀請一班當時活躍的藝術家(以參與展覽次數計算)參與計劃,再由他們每人邀約一位當今活躍的藝術工作者(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等)就「九七」這題目作對話,期間,對每組藝術家進行的錄像紀錄,會連同相關資料珍藏於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研究檔案內,供公眾參閱。而12位曾活躍於回歸的藝術家,連同他們的對話對象,合共23位藝術家參與是次展覽,以對話延伸至一個合作或個別創作的過程。

從他們的訪談中,我們看到不同的藝術家從不同的範疇及角度上,展示了他們的關注--譬如說:在科技迅速發展下藝術媒介的轉變、網絡社群的盛放與香港社會文化和藝術的關係、文化身份、個人就宗教信仰與社會政治活動之間的掙扎、關於回歸時期香港藝術的口述歷史、香港的藝術生態環境、展望未來等。是次展出的部份訪談片段裏,可見藝術家從個人、社會及政治、美學與文化等層面,為過去十年的香港藝術提供了多元的批判性論述。

參與是次研究及展覽的藝術家,從對話中尋找靈感、互相刺激及發展作品,以獨特的表達手法、題材和取向,回應香港回歸與當今的現況。

不少人說,回歸期間的本地藝術家總是表現對社會及政治議題的高度關注,新一代相對地則較著重個人情感的表達。與其將藝術家劃分在個人或社會政治的二元上,我們寧可讓他們透過展覽裏的作品,以思考與想像的量度,各自有力地展現獨特的體驗,呈現他們對當下處境和當代藝術的真誠反思。


魂游、何翠芬

A Curators’ note

The aim of “Talkover/Handover”, a research and exhibition project presented by 1a spa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AAA, is to initiate critical discourse on Hong Kong art, and to respond to the previous lack of systematically collated information on Hong Kong’s art history. Rather than presenting yet another event with Hong Kong’s most popular artists under the government’s Celebration Calendar for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dover, this project, through research and creative process, aims to create a platform to facilitate criticism of Hong Kong art and culture, post-97.

The research began with the collating of visual art events in Hong Kong that took place during the Handover (1996-1998) and the gathering of their statistics. We then invited the artists we found to be most active in the art scene during that perio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project. These artists were to invite an artist, curator, critic active today to engage in a dialogue/discussion regarding issues relating to 1997. During these discussions, video-interviews were also conducted with the artists. In total, 23 artist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amongst which 12 artists were active during the Handover.

The video-interviews, which have been included in Asia Art Archive’s collection, reflect various concerns and opinions of the artists. For example, the change of art mediums in the face of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mmunities, cultural identity, personal struggles between active involvement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Buddhism, oral histories during the handover, ecology of Hong Kong art, future of Hong Kong, etc. The dialogues, of which segments are presented in the exhibition, have helped to generate a critical discourse with which to review the Hong Kong art scene in the last decade, personally, socio-politically, aesthetically and culturally.

The concepts of the works exhibited originate from the earlier dialogues and interactions.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ks project each artist’s own artistic character and orientation, unique in their medium and subject matter, in response to the Handover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artists active during the Handover are concerned with socio-political issues, whereas artists of the newer generation show more interest in their personal sentiments. Rather than dichotomizing the artists’ works between personal and socio-political subject matters, the Talkover/Handover exhibition showcases a collection of works which speak individually and powerfully, reflecting each artist’s own set of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Selina Ho & wen yau

2007年6月8日星期五

文章分享

回歸十年前後話----香港視覺藝術歷史的織路 (稍後送上)

各位,遲些這計劃會有一個網址,而這個blog將成為討論的園地